关键词 "肿瘤" 的搜索结果, 共 7 条, 只显示前 480 条
Nimbus Therapeutics 的产品线专注于肿瘤学、免疫学、代谢紊乱和其他适应症。2022 年,武田制药承诺斥资高达 60 亿美元收购 Nimbus 的免疫学候选药物 NDI-034858(后更名为 zasocitinib 或 TAK-279),该药物是一种酪氨酸激酶 2 抑制剂,目前正处于 II/III 期试验阶段。在最近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皮肤病学》上的一篇文章中,研究人员介绍了
Lantern Pharma成立于2013年,2020年在纳斯达克上市,是一家以肿瘤学为重点的,新兴的临床阶段制药公司,利用人工智能、基因组学和机器学习来改变药物发现和开发的成本、速度和时间。 员工仅20余人,市值仅4600多万美元,是业界对Lantern的初步印象。 但其商业模式更别具一格: 接盘大公司放弃的药物继续研发, 即通过其AI平台找到被弃药物的临床人群药效,缩小目标人群进行研发,从
杭州剂泰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剂泰医药”(METiS Pharmaceuticals)致力于推动AI药物及递送系统平台开发,通过自主研发及积极对外合作,在小分子及核酸药物领域与合作伙伴共同将更多具备高价值的药物管线推进至临床阶段。 剂泰医药专注于“AI+药物递送”技术布局,打造多器官靶向递送系统,加速CGT、核酸药物等领域产品开发。目前,公司已自主研发了AI驱动的核酸递送系统设计平台(
哲源科技是一家以数字生命技术赋能医药创新的平台型公司。 公司拥有领先的生命功能的数字孪生技术,实现系统性递呈肿瘤新靶点,精准评估优势适应症,精准预测响应患者。 公司已经拥有新靶点、新适应症、药物伴随诊断等多项高价值IP。哲源致力于构建“药物数字试验场”,突破生化技术的瓶颈,提升药物研发效能、临床试验成功率、临床治疗有效率,为医药研发引入新范式,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
角井(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应用人工智能和组学大数据等创新技术加速新药发现和验证的新兴企业。公司自成立以来,将人工智能算法团队、资深大分子药物研发团队及高通量湿实验平台有机结合在一起,全力打造了AI赋能的新一代大分子药物设计平台,用于开发全新的药物及治疗方案。公司聚焦在前端的药物发现到POC验证区间,和合作伙伴共同变革大分子创新药物研发的既有范式。 角井生物拥有独到的超大数据集驱动的
FaceAge是一款AI人脸识别扫描模型,它通过数万张患者照片和公共图像数据库进行训练,能够精准判断个人衰老迹象。 模型描述 FaceAge 深度学习流程包括两个阶段:面部定位和提取阶段,以及带有输出线性回归器的特征嵌入阶段,可提供生物年龄的连续估计。 第一阶段通过在照片中定位人脸并在其周围定义一个边界框来预处理输入数据。然后对图像进行裁剪、调整大小,并在所有 RGB 通道上对像
DAMO GRAPE是浙江省肿瘤医院与阿里巴巴达摩院联合推出的全球首个基于平扫CT识别早期胃癌的AI模型。DAMO GRAPE突破传统影像学限制,基于深度学习分析非增强CT影像,实现对胃癌的高效筛查。在大规模临床研究中,DAMO GRAPE展现出85.1%的敏感性和96.8%的特异性,显著优于人类放射科医生。模型能提前6个月发现早期胃癌病灶,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高效手段,有望大幅提高胃癌
只显示前20页数据,更多请搜索
Showing 25 to 31 of 31 results